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颅内血管狭窄高危人群筛查的意义

摘自: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年12月下半刊 


作者: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彭伟英


摘要:目的  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TCD)对健康人群中可能存在颅内血管狭窄者进行筛查,以便及早干预、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方法:应用德力凯EMS-9PB型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结果在36~55岁之 间,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体检者中,TCD提示颅内血管狭窄更为常见。各年龄组前循环血管狭窄比较,X2=4.584, P=0.469;各年龄组MCA和/或TICA狭窄比 较,X2=3.320,P=0.651;各年龄组合并危险因素比较,X2=14.972,P=0.010。结论 以36~55岁年龄段的无症状性脑血管狭窄 检出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高男性发生率较女性高、合并脑血管危险因素更多见,所检出的问题血管主要是前循环,以 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终末端最为多见,各年龄段的狭窄血管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合并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TCD;颅内血管狭窄;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57(2015)12-0044-02

卒中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难题,在我国尤为突出。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1]。我国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不断上升[2]。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人口老龄化等均是易引发脑血管病的因素。脑血管病的病因诊断主要依赖于发病后的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而B超、脑血管造影等发现血 管狭窄常多在发病后。本文旨在探讨TCD 对健康体检者在症状发生前发现脑血管狭 窄的可操作性,为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本院体检科常规体检者中筛查出有颅内血管狭窄者103例,排除其中有脑血管病病史、有血管狭窄病史者32例,分析71例。 记录所有人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情况。

1.2 检查方法 应用德力凯EMS-9PB 型彩 色经颅多普勒超声仪,用2MHz探头,被检者取仰卧位和侧卧位,从颞窗分别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及颈内动 脉终末端(TICA),从枕窗分别检测基底 动脉(BA)和双侧椎动脉(VA)的各种血流参数包括峰值流速、平均流速等。每 根动脉进行全长检查[3][4]。

1.3 颅内血管狭窄诊断标准 诊断血管狭窄的标准,采用黄家星等的建议:①峰值流速(Vs)>140 cm/s,平均流速(Vm)>80 cm/s, 低频成分增加,伴涡流和血管杂音;或者②Vs>160 cm/s,Vm>120 cm/s,可无明显的涡流或杂音;或者③Vs140~160 cm/s,Vm 80~120 cm/s, 无明显的涡流或杂音, 但Vm 较对侧同名动 脉流速快20%以上[3][4],考虑为异常血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3.0 软件包处理数据,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分析的71例提示颅内血管狭窄者,其中男36例,女35例,年龄26~84岁,平均年龄55岁,为便于分析,以10年为一年龄段分成6组(见附表)。 结果显示: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体检者中, TCD提示颅内血管狭窄更为常见。各年龄组前循环血管狭窄比较,X2=4.584, P =0.469;各年龄组MCA和/或TICA狭窄比 较,X2=3.320,P =0.651;各年龄组合并 危险因素比较,X2=14.972,P =0.010;结论:对表分析可发现,以36~55岁年龄段的无症状性脑血管狭窄检出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高男性发生率较女性高、合并脑血管危险因素更多见,所检出的问题血管主要是前循环,以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终末端狭窄最为多见,各年龄段的狭窄血管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合并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上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包括普通的头颅CT、MRI只能发现已经发生的病灶,必须检查CTA、MRA才能发现血管狭窄、评估狭窄程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虽目前仍为血管检查的金标准,但为 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均不能作为脑血管检查的常规项目。TCD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率 >50% 的病变才有较肯定的结果, 而对轻度病变不敏感。TCD 高流速对诊断动脉狭窄是可靠的,有研究认为,TCD与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有极其显著的一致性[5],并且还可以提供MRA 所不能得到的重要血流动力学信息。TCD侧重 于通过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变化来判断血管功能,MRA 则侧重于通过血管形态对狭窄做出诊断,较TCD直观,但MRA对狭窄会有过度评价,易有假阳性[6]。

TCD可以无创、不同时段重复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频谱形态,能比较客观反映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间接了解血管狭窄程度、部位及侧 支循环情况。据黄一宁等[7]报告,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敏感性是 86%,特异性达98%。如果结合临床症状、其他影像学资料, TCD的诊断效力更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更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生理原因,TCD对前、后循环血管狭窄的诊断率存在差异,根据美国心脏学会的推荐, TCD探测后循环血管狭窄 (敏感度50%~ 80%,特异度 80% ~ 96%)的准确性低于前循环(敏感度 70% ~ 90%,特异 度 90% ~ 95%)[8],需要临床医师及操作者关注。尽管如此,TCD安全、简便、 无创、可重复操作,价格低廉,在诊断颅内血管狭窄方面,值得临床医师重视使用。

理论上,随着年龄的增大,颅内血管狭窄的发生机会增加,TCD的阳性率会呈现增加趋势。但是,通过对本文数据的分析可发现,以36~55岁年龄段的无症状性脑血管狭窄检出率较高,与本文所取样本为无症状的“健康”体检人员有关。虽然 如此,结果对临床工作、特别是体检工作有一定的价值,提示检查者和体检者都应该关注潜在的健康风险。

同时,笔者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的颅内血管狭窄发生率较女性高,如果同时存在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脑血管危险因素,TCD阳性率更高;检出的问题血管主要是前循环,以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终末端狭窄最为多见,与上述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体检已基本普及。本文结果提示:体检者年龄超过36岁,尤其是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检查者应建议其常规检 查TCD,以便及早发现无症状性脑血管狭窄。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检查项目,TCD同样存在不足之处。文献报道及临床操作发现:60岁以上的被检者,尤其是女性,常有颞窗透声不良现象,此时需要通过眼窗探查,但后者所得的结果可靠性会明显下降,阮利江等认为,经眼窗探得的ACA结果可靠,而MCA仅能作为参考[9]; 同样的,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也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TCD的有效性,操作者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此外,TCD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有明显异常者给予进一步查CTA或MRA,必要时可给予DSA。

参考文献

1 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4~17

2 王陇德.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关注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3):1~3

3 高山,黄家星,黄一宁,等.颅内大动脉狭窄的检查方法和流行病学调查[J].中 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25(2):96~100

4 高山,黄家星.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 大学出版社,2004:50~91

5 王芳,刘秀芳.颅内动脉狭窄的经颅多普勒检测与MRA的对照研究[J].军医进修 学院学报,2012,33(009):927~928

6 Ghorbani A,Ashtari F,Fatehi F. The assessment value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versus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 vertebro- basilar stroke[J].J Res Med Sci,2010,15(3):133~139

7 黄一宁,高山,王莉鹃,等.闭塞性脑血管 病经颅多谱勒超声和脑血管造影的比较[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7,30(2):98~101

8 Latchaw RE,Lev MH,Connors JJ,et al.Recommendations forimaging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Stroke,2009,40(11):3646~3678

9 阮利江,谢惠芳,黄伟,等.经颅多普勒检查颞窗透声不良分析与眼窗检测评价[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6(10):1044~1047

(20150804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