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完整性的临床价值


摘自: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2月第14卷第2期
作者:于德林 马平 刘彬 张奕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单侧前循环急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探讨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完整性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长轴和短轴观察并记录颈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斑块及纤维帽完整性,以及单侧颈动脉低、中等和强回声斑块数目,判断狭窄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86例患者共检出粥样硬化斑块215个,共77例患者发现纤维帽不完整,72例存在低回声斑块,仅5例检出中等回声斑块(x2=37703,P=0.000。其中患侧纤维帽不完整者46例健侧3例(X5291,P=0021);患侧检出低回声斑块者56例健侧44例(x2=0168,P=O.682)。共计发现颈动脉狭窄15例,均为低回声斑块所致,分别发生于颈内动脉起始部(10例)颈动脉分叉部(4例)、颈外动脉(例)以颈动脉分叉部(8.16%,449)与颈内动脉起始部(2703%,1037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00,P=0.048)。
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完整性与脑卒中关系密切。纤维帽不完整的粥样硬化斑块以低回声斑块为主,通过超声波评价斑块回声及其表面纤维帽完整性,可以判断斑块稳定性,而观察斑块纤维帽完整性较单纯评价斑块回声特点更具临床价值。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疾病;卒中;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彩超-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完整性的临床价值.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