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背景
减压颅骨切除术对难治性创伤性颅内高压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尚不清楚。
02方法
从2004年到2014年,我们随机分配了408名年龄在10到65岁之间,患有创伤性脑损伤和难治性颅内压升高(> 25 mm Hg)的患者去进行减压颅骨切除术或接受持续的医疗护理。并呈现最终6个月时的扩展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E)。使用基于比例优势模型的有序方法分析主要结果测量。如果该模型被拒绝,则表明GOS-E分布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将以描述性方式报告结果。
03结果
GOS-E在两组之间分布有差别(P <0.001)。在6个月时,GOS-E分布如下:手术组201例患者死亡率为26.9%,而医疗组188例患者为48.9%;植物人状态,8.5%对2.1%;重度严重残疾(依赖他人照顾),21.9%对14.4%;轻度严重残疾(独立于家中),15.4%对8.0%;中度残疾,23.4%对19.7%;恢复良好,4.0%对6.9%。在12个月时,GOS-E分布如下:194名手术患者死亡率为30.4%,179名医疗患者为52.0%;植物人状态,6.2%对1.7%;重度严重残疾,18.0%对14.0%;轻度严重残疾,13.4%对3.9%;中度残疾,22.2%对20.1%;恢复良好,9.8%对8.4%。
经随访,手术患者颅内压超过25 mm Hg的时间小于医疗组患者(中位数,5.0对17.0小时; P <0.001)但是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16.3%vs。9.2%,P = 0.03)。
04结论
6个月时,相比于医疗护理组,创伤性脑损伤和难治性颅内高压患者的减压颅骨切除术导致死亡率降低,但植物状态率、轻度严重残疾、重度严重残疾升高。两组的中度残疾率和良好的康复率相似。
【文章来源】Marek Czosnyka 《Trial of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September 7, 2016, at NEJM.org.
《TCD自动探头监护系统:TBI患者采用TCD获得最优脑灌注压》
剑桥大学Marek 等
摘要
2018年9月29日,剑桥大学Marek Czosnyka教授等人在最新一期的《Acta Neurochirurgica》发表最新研究:使用德力凯经颅多普勒EMS-9D自动探头,可以长程监测危重TBI患者的脑血流数据,再基于TCD脑血管反应指数使用ICM+多模态监测软件计算获得最佳脑灌注压。随着自动探头技术的不断进步,更长的记录成为可能,人员工时投入减少,TBI患者使用连续无间断的TCD监测将成为神经多模态监测的标准配置。
方法
本研究通过配备自动探头监护系统的经颅多普勒系统Delica EMS-9D(德力凯,中国深圳,http://www.delicasz.com/html/en)进行MCA CBFV的TCD评估。该系统允许使用1.6MHz自动TCD探头连续长程记录MCA CBFV,并具有纠正探头移位的自动校正算法。
我们的目标是同时记录来自所有设备的3~4h的连续数据。由于常规TCD监测时间的限制,以前我们小组关于各设备参数关系的工作只能记录到0.5~1小时的连续数据。
根据Delica自动探头的技术规格,1.6MHz多普勒探头的热指数小于1.0,在大多数情况下热指数小于0.5。因此,根据英国医学超声协会提供的成人TCD指南,该装置的热指数在可能“无限”的TCD连续监测时间范围内是可接受的,同时遵守“ALARA”原则。因此,使用该系统进行长程监护,不存在组织发热的问题。
结论
随着自动探头监护系统的应用,重症外伤性脑损伤患者进行长程血流监护成为可能,允许使用基于TCD的脑血管反应指数来近似获得最佳脑灌注压。随着自动探头技术的不断发展,更长的血流监测记录成为可能,医生投入工时大大减少,TBI患者使用连续无间断的TCD监测将成为神经多模态监测的标准配置。
【文章来源】Marek Czosnyka 《Optimal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via transcranial Doppler in TBI:application of robotic technology》 Acta Neurochirurgica 29 September 2018